-
“双一流”高校,即“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”,是中国政府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水平,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、现代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。这一战略旨在通过集中力量支持部分高校和学科建设,使其成为引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军力量。
“双一流”高校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:
1. "目标明确":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人才,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,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。
2. "分类推进":将高校分为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和“一流学科”两个层次,分别进行建设。
3. "重点支持":对入选“双一流”的高校和学科给予重点支持,包括资金、政策、人才等方面的倾斜。
4. "动态管理":对“双一流”高校和学科进行动态管理,实施定期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。
“双一流”高校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:
1. "提升人才培养质量":通过建设“双一流”高校,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2. "推动科技创新":“双一流”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优势,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。
3. "增强国际竞争力":通过建设“双一流”高校,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。
4. "促进区域经济发展":“双一流”高校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。
总之
举报 -
“双一流”
“双一流”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。
“双一流”概念的提出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。在“两个一流”的关系中,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加速器。引进领军人才,汇聚名师实现学科突破。引进领军人物,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,实现学科重点突破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路径。一流大学建设高校,应具有先进办学理念,办学实力强,社会认可度较高,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、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,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,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。
2017年9月21日,教育部、财政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》,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,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137所,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(A类36所,B类6所),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;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465个。点击查看《权威发布: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》。
2022年2月11日,教育部、财政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公布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》,点击查看《“双一流”名单更新!有哪些高校?哪些学科?》。
举报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