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暑假一到,孩子往哪儿安放成了不少家庭的烦心事,更别提那些特殊家庭了。
溺水事故、无人看管、教育断层…这些老问题年年提,今年终于看到点实打实的动静。
全国妇联带着16个部门7月刚发了通知,各地妇联立马动起来,像连云港这样直接把二十户困难家庭孩子接出来见世面,安全、陪伴、教育几大难题一起抓,这种精准到户的管用措施早该铺开了。
政策不能光贴墙上。
连云港灌云灌南那二十户家庭算是尝了鲜。
9号刚出发,三天行程塞得满满当当——法庭里敲法槌,消防车上摸设备,刘少奇旧居里看老照片。
这些孩子平时哪有机会接触这些?
妇联这次把红色教育、法治课堂、科技体验全揉进研学路线,比关家里看电视强百倍。
尤其模拟法庭环节,孩子穿法袍扮法官,瀛之志律所律师现场教维权,法律常识就这么活生生刻进脑子里了。
还有消防队实操灭火器,比学校安全讲座直观十倍。
这笔钱花得值,财政拨款加东方农商行赞助的书包,总比出事再花钱补救强。
安全是底线,但光守底线不够。
大武口区妇联搞的亲子工作坊就聪明,把家长孩子分开辅导。
家长那边请心理咨询师拆解家庭关系,孩子这边和外教玩英语游戏。
既解决代际沟通的老疙瘩,又让孩子学得开心。
桐城更实在,志愿者顶着暑气进单亲儿童家,一边查暑假作业进度,一边教防溺水口诀。
这些实打实的走动,比印一万张宣传单有用。
困难家庭缺的不止是钱。
东海县陈大姐家贴满奖状的门板早说明问题——孩子争气,可当妈的右手残疾带俩娃,吃饭都靠低保。
社区妇联主席王世芳能精准推"助医助洁+心理疏导"服务,后来还带娃参加市里研学,这才是看见真需求。现在各地搞的"阳光驿站""爱暖万家"要是都能这么细,才算没白折腾。
暖心政策真落地了!能把法庭消防队变成教室,把律师外教请进社区,困难家庭孩子暑假终于不用困在四面墙里。基层这些妇联干部和志愿者是真拼,挨家挨户跑出来的服务方案比文件上的口号实在多了。希望这种活动别只做给领导看,能铺到更多小地方去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