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连云港改名不改名,意义不大,但不太认同作者观点。北平改名北京有点不妥,北平在北京历史上是很短的时间,改名北京是恢复历史名字。连云港确实也好听,但不能说像北京那样既有朝气,又有历史底蕴!作者的第二个理由是连云港不能改为小镇之类的名字,海州恐怕不是小镇之类的名字吧?第三,论文化底蕴,海州还是有底蕴的,不能用出多少举人来论。连云港名字好听,有底蕴吗?其实,我也不太赞同连云港改名,但确实不认同作者的理由。
东海郡文史
不可改名为海州市。有人希望将连云港市改为海州市,将连云港师范学院改为海州师范学院。 支持者的理由大致是“海州”之名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云云。 说句很客观的话,这些“改名”派,基本是私心重,以海州为夜郎而自大。 1.连云港市名称本身既优美,又大气,而且是新中国后,在连云市、新海连市的基础上命名,就像首都从北平改为“北京”一样,既有朝气,又有历史底蕴。 2.连云港市是港口城市,发展方向是拥抱大海、东方大港,就不应当用一个山洼小镇的名称作为地级市的名称。 3.实际上,如果说历史悠久,海州之名只能排第三:赣榆之名是秦朝就有,东海之名源于秦朝东海郡。 改名派会说,秦朝的赣榆东海都不是今天的赣榆东海。提醒:海州之名最初是灌云龙苴,和现在的海州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。 4.要说文化底蕴,赣榆东海海州,哪个县区出的文化人多?看看历史上科举榜数据就不用雄辩了。地地道道的海州本地进士、举人、贡士寥寥无几,当地人不厌其烦扒出来说道的文化人,基本都是在这里做官的外地人。 说这些,是为了表达一个观点:连云港市的经济社会发展,主要在于上下齐心,共谋共进,才是硬道理。而不是睡不着觉怨床歪,去算命看风水。 如果觉得改名一定能发展起来的话,那就先一个问题:改名海州市,那些人就不反对市区建快速路了吗?
imgarr举报
